伊犁新聞網訊(記者李劍 通訊員姚遠)又是一年豐收季。在伊寧縣阿熱吾斯塘鎮庫臺曼村西匯盈鱗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規劃整齊的魚塘里,各種各樣的魚活蹦亂跳,工人們正忙著起魚、定塘。各碧綠的水塘、一尾尾泛著銀白色光澤的魚、忙碌的工人,共同繪就一幅屬于庫臺曼村的豐收圖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拷晾绾?,擁有大面積的濕地,水產養殖成為庫臺曼村發展鄉村經濟的特色產業。9月初,庫臺曼村憑借水產養殖被評為自治區鄉村特色產業示范村。
“我現在每個月能按時拿到6000元左右的工資,土地承包給了合作社,還能獲得補貼。一年下來,差不多有10萬元的收入,所以說,加入合作社對我們庫臺曼村的村民來說,是一條正確的路?!睅炫_曼村養殖戶張建華說。
圖為漁民們正忙著拖網、起魚、分揀。姚遠 攝
像張建華這樣依托合作社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數。西匯盈鱗養殖專業合作社成員正是由曾經的當地水產養殖戶組成,采取合作社+農戶模式,流轉了1100畝土地建成養殖基地,吸納了當地十多名村民務工。目前,合作社正在推進傳統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已經改造了500畝地。同時,還安裝了智能投料機、增氧機等智能設備,采取智能化養殖模式。
智能化養殖有多方便?用手機便可控制投喂量、投喂時間。一個小時喂了多少料,手機上都能實時準確顯示出數據。而且智能投喂面積是原來的3倍?!巴读系拿娣e大,撒得更均勻,這就保證了魚的長勢,像以前,以扇形方式往外投放,有的魚吃上了,有的魚吃不上,就會影響產量?!蔽鲄R盈鱗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月勇說,“后期,我們還有600畝的魚塘也要改造成標準化池塘,安裝投料機、增氧機、溶氧儀等智能化設備。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計劃建博物館、米稻俱樂部,增加星空房、太空艙等設施,促進就業,推動旅游業發展?!?/p>
在魚苗育種方面,今年,合作社從江蘇水產研究所引進3000萬尾草魚、花白鰱、福瑞鯉魚等優質魚苗以提高當地魚種品質。眼下魚苗長勢喜人。后期合作社還將繼續從江蘇、武漢等地引進優質魚苗。
目前,合作社1000余畝地的魚塘每畝產量達800多公斤,每公斤價格在16元左右。算下來,合作社今年又有好收成。
良好的發展勢頭讓趙月勇敢于信心滿滿地為未來繪制藍圖。魚兒躍出水塘,庫臺曼村的生活綻放出別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