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聞網訊(記者楊靜怡 沈曉濛)9月初,在霍城縣清水河鎮城西二村新梅園里,一顆顆新梅掛滿枝頭,飽滿豐盈,果香四溢,果農們正忙著采摘,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作為自治區級特色產業的伊犁鄉村,該村加快發展特色林果業,助果農迎來了“梅”好生活。
目前,3800多畝新梅已經全部成熟。為幫助種植戶解決人手不足的困難,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幫助種植戶采摘,緊盯各個環節,責任到人,從包裝到采摘、入庫、封裝,全程服務群眾,切實保障果農的“錢袋子”。
近年來,該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光熱資源,因地制宜,先后出臺多項優惠政策,持續發展特色林果業,激發農戶種植新梅的積極性。如今,新梅已成為促進村民持續增收的致富果。
該村是霍城縣規模較大的新梅種植基地,有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勇領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專業種植和社會化服務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科技+服務+市場銷售”的一體化經營模式運作,現有新梅種植戶70戶?;胤N植新梅3800多畝,豐產田2000畝,今年合作社年收入60余萬元。
圖為村干部幫助種植戶采摘新梅。 楊靜怡 攝
為了延伸產業鏈,該村還建設了一座200噸的冷庫,對新梅進行保鮮處理。新梅良好的品質吸引了外地客商前來購買,收獲了“梅”好前景。
2020年至今,鮮食果品在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市場打開了銷路,并與上海、廣州、長沙等銷售商建立了鮮食水果長期采購和供應關系。
“今年新梅豐收,每畝產量在500公斤至1000公斤,價格不錯,每畝毛收入5000元至10000元?!被舫强h清水河鎮城西二村勇領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蘇勇說。
城西二村黨支部書記王海林介紹,該村將繼續擴大新梅種植規模,加大果園管理力度,提高果品品質,進一步拓寬經營模式,讓新梅種植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