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聞網訊(記者張進峰 通訊員伊金鳳 買吾吉旦)近日,在鞏留縣塔斯托別鄉英買里村欣特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薄荷種植基地,桿壯葉肥的薄荷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神清氣爽。金秋時節,鞏留縣7萬余畝中藥材陸續進入收割期。
一臺臺收割機穿梭在田間,工人們將收割下來的新鮮薄荷挑運上車,忙得熱火朝天。這是欣特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第一年成功試種薄荷。合作社負責人王成龍說:“薄荷是4月份移栽的,現在收的是第一茬,畝產量預計在400公斤。第一茬收完后,會進行澆灌、施肥,爭取在10月中旬收第二茬?!?/p>
薄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種、多年收,一年可采收3到4次。為提高群眾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該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合作社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加工銷售,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圖為收割機正在收割薄荷。伊金鳳 攝
另外,鞏留縣阿克吐別克鎮500多畝紫蘇喜獲豐收,為鄉村振興、產業富民“添香增色”。在唐努爾村,連片的紫蘇枝繁葉茂,近100名村民在紫蘇地里采摘成熟的紫蘇葉。
該鎮唐努爾村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理事長何洪早說:“紫蘇有雙面紫和單面紫兩個品種,單面紫現在已經開始采收了,畝產量在500到600公斤,現在市場價格在28元每公斤,預計每畝經濟效益能有1萬余元,非??捎^?!痹摵献魃邕€種了500畝地的射干,明年計劃擴大射干和紫蘇的種植面積。
今年,鞏留縣中藥材大面積種植品種已達10余種,中藥材全產業鏈的建設逐漸成為促進當地經濟增長、群眾增收的強力引擎。